提問: 累了心丟了你
分類:中國人壽消費型重疾險有哪些
優(yōu)質回答
學姐上中國人壽的官網認真瞧了一下,在推出的400多款保險中,只包含了一年期的重疾險,實際上并無消費型(重疾險)的蹤影:
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,會發(fā)現(xiàn),不止中國人壽,包括平安人壽、太平洋人壽這些大公司也基本不會推出消費型重疾險。
如果說這些公司推出了10款重疾險的話,配套有9種返還型或者儲蓄型,還有1款是一年期(只保一年)的。
或者說有些同學們對各種重疾險的概念產生困惑,學姐整理了以下內容,重疾險這類病情我們會具體的較大家如何分區(qū):
大公司為什么很少推銷消費型重疾險?是覺得賺的太少了嗎?你別說,真的不是這個原因。
一、為什么中國人壽少有消費型重疾險?
對于消費型重疾險中國人壽為什么很少會推出,最關鍵的原因是,它比較擔心會遭遇理賠糾紛。
銀保監(jiān)會每三個月都會宣告一次各保險公司的被投訴/糾紛量,然后把投訴/糾紛數據最多的10家公司展覽出來,這就和公開處刑差不多了。
2021年第一季度人身險公司投訴量
如果一家公司的投訴/糾紛量過高,肯定會讓消費者的投保意愿沒那么強,若是所有人都不想投保一家保險公司,那么它就會倒閉了。
所以保險公司們,還是很想遠離投訴/糾紛的。
但是,話鋒轉回原來的話題,理賠糾紛與消費型重疾險,它們到底是什么關系?難道有很多理賠糾紛是消費型重疾險產生的嗎?講實話,就是如此!
各位都非常明白,重疾險的賠償,是必定要符合條件的,以“嚴重腦中風后遺癥”作為例子來說,賠付標準具體如下:
假若被保人在腦中風后九十天的時候,不幸去世了,則消費型重疾險并不會安排賠付,因為消費型重疾險,其實并不保障身故/全殘。
然則家屬們就不是很開心,人都不在了的情況下,保險公司為何不同意賠償?這個買保險的錢就打水漂了嗎?
一些家屬甚至會想到去投訴或者打官司,甚至一些人會通過拉橫幅、罵人的方式來解決,并且是直接在保險公司門口拉橫幅……像這樣的狀況并不稀奇。
所以目前有很多大公司,想要減少很多糾紛,他們的產品一般來說會給予身故/全殘保障,這么一來,不管被保人是出現(xiàn)重疾,還是很不幸運去世了,都能得到賠償。
雖說大公司旗下的消費型重疾險十分少,不過國內人身險公司可是不少,數量足足有92家,都會有在推出消費型的重疾險。
學姐專門熬夜制作了136款熱門重疾險對比表,將很多種類的重疾險產品都包含在里面,限時免費領啦:
《全國熱門的136款重疾險對比表》weixin.qq.275.com
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選擇,那學姐就推薦一款產品,按照它的標準買就不會錯!
二、高性價比重疾險推薦!
學姐把凡爾賽plus重疾險推薦給大家,是由同方全球公司發(fā)布。
凡爾賽plus這款重疾險是單次賠付的,為重疾、中癥和輕癥都提供了保障,而且還增加了很多可選保障,保障了很多疾病,想看到更多內容可以直接看圖:
優(yōu)點一:重疾額外賠極具開創(chuàng)性
在凡爾賽plus沒有推出前,沒有一個產品為60-64歲配置額外賠付的,不過,它卻(對這個年紀層)安排了百分之三十的額外賠付!
大家都知道,國內當下正式開始延遲退休了,一般目前的大部分人,基本要工作到65歲才能退休。
提供了60-64歲額外賠付保障后,即使不幸確診,也無需憂愁沒錢看病或者家庭經濟壓力大。
優(yōu)點二:中輕癥累計賠付極具特色
凡爾賽plus的中輕癥賠付次數共享,次數最高為5次,這和普通的輕癥賠3次、中癥賠2次不一樣,下面學姐來給大家舉例講解一下:
老張總共發(fā)現(xiàn)過3次輕癥,倘若是傳統(tǒng)的重疾險,那申請了2次賠付后,輕癥的保險責任就不再生效了,只是凡爾賽plus還能夠繼續(xù)享有賠付。
不管老張是患了5次中癥,還是5次輕癥,還是4次中癥、1次輕癥,他都可以獲賠,不光保障力度更給力,獲賠的幾率又有所上漲。
優(yōu)點三:可選惡性腫瘤-重度3次賠
惡性腫瘤屬于高發(fā)重疾,不止發(fā)病率高,復發(fā)率也高的嚇人。
譬如肺癌、乳腺癌、肝癌、胃癌等疾病,如果患者在治愈后不注意養(yǎng)生、健康生活,那復發(fā)率會升高到90%!
設置了3次賠保障,哪怕疾病復發(fā)了,也不必為了治療費用而擔心。
由于文章的限制,對于凡爾賽plus的內容分析來說,都全部在下方的測評文章中,想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:
整體來看,凡爾賽plus真的很優(yōu)秀,賠付比例高,保障完善、選擇性比較多樣化,而且,還配置了許多特色保障,增大了保障的范圍,加重了保障力度。
要是你想同時擁有高性價比和全面保障,且伴有抑郁癥、高血壓等常見疾病,凡爾賽plus還是值得考慮的。
最后,如果大家有任何保險問題,可以通過后臺聯(lián)系學姐~
全網同號:小秋陽說保險,歡迎搜索!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
幫你花更少的錢,買對的保險
關注【小秋陽說保險】
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
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
閱讀更多文章